影评《大明劫》

《大明劫》讲的是明朝末年瘟疫的故事,据说就是从欧洲传染过来的黑死病。明朝末年,崇祯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,此时的明朝内忧外患,积重难返。此时,清军李自成卷土重来已兵临城下(开封),名将孙传庭受命于危难之间,再次出山(之前被关牢中…)。

孙传庭是一名有能力的将领,来到开封之后,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情:

一.夺权援剿
总兵贺人龙拥兵自卫,拒不抗敌,孙传庭设一酒宴,将其拿下,收编旗下兵队人马,巩固了军队实力。

二.筹备粮饷
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,很多情况,两军交战,比的就是各自的钱粮之多。孙传庭视察本地屯粮情况以后,发现粮食严重不足。朝廷拨款迟迟不到。怎么办?村庄十室九空,民变在即,便掠之于商,老套路了。商户是古代的士族阶层,虽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,然而千万个士族阶层构成国家的血与肉,他们是有话语权和内部实力的,一个士族利益集团并不是那么好瓦解的。孙传庭想兼并本地豪绅的土地实行军屯制,也就是一边屯军一边种地,和叛军打持久战,也能有充足的后备。然而实行的过程中,豪绅各种阻挠,比如贿赂高官上奏朝廷弹劾孙传庭,收买军队副官烧毁田粮簿官邸等。虽然困难重重,但是最后的结果是,孙传庭杀豪绅夺粮田,此诚国家存亡之秋也。

三.治瘟疫
这也是电影重点所讲。孙传庭视察军营情况之后,发现很多兵营的人都病倒了,此时,主人公登场:吴又可是明末的一名游医,所谓游医,就是四处游走给人治病为生,俗话说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多年的游医经历使得吴又可有丰富的医治疑难杂症的经验,他用药之奇不拘泥于常理。同样受命于危难之间,吴又可受孙传庭委任为治疫总指挥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每当危难存亡时刻,总会有人扛起大梁救人于水火,此不可不谓为国士。吴又可很快发现,相同军营的人只要一个人患病,很快周边的人也会被传染,得出结论瘟疫是通过呼吸(电影里面叫疠气)传染的。
于是采取措施:
1.隔离病人,每个人都佩戴口罩(当然是布制的简易口罩),防止呼吸/飞沫互相传染
2.根据病情症状的轻重情况,将兵营的病房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,重症和轻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
3.焚烧已经去世人的尸体,避免尸体扩散瘟疫
4.熬制良药,治疗兵士。
现在看来,这套方案还是很科学的,对于几百年前的人来说。
谈谈在治疗瘟疫中印象深刻的几件事:
1.治疗初期,很多人不愿意喝药,因为很多喝药的病人都接二连三的死去,病人认为是喝药致死的,其实真实原因是没有什么特效药,他们都是病发身亡。
2.孙传庭下令,因患病导致死亡的士兵,按照战死计算,给一样的抚恤金。其结果是,在焚烧和统计尸体的时候,管理这一块的人勾结长官,将周边因瘟疫而死的百姓”狸猫换太子”充当死去的士兵,骗取抚恤金。
3.很多士兵去拔取尸体上剩下的财物,被传染上瘟疫。
4.治疗后期,有的士兵已经从重症转成轻症,但是他不愿意搬到轻症营,因为马上要打仗的,重症营的人不需要上战场,留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回家看望自己的老母亲。
…很快,在吴又可的治理之下,瘟疫慢慢得到的控制,人传人的现象减少了很多。
电影结局是,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,孙传庭为了消除后方疫情蔓延导致的战败,下令”清除掉”所有还未治好的士兵。所谓慈不掌兵,这种情况之下,也许理智胜于一切的统帅才是真正的统帅,坐在了这个位置也是无可奈何。虽说孙传庭最终战死,也可谓明末名将了。另一方面,吴又可经历此事之后写下了《温疫论》,流芳百世。
哎,疫情之下,人心种种,感触颇多…看完这部电影,回到2020年的今天,新冠肺炎之下,“远则加油,近抛砖头”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”,天下所有人,存活在世,基本都是为了一个“利”字,或名利,或财利,一个”利”字驱使着人类这个物种经历着繁华、变迁、延续、辉煌等,疫情的出现使得这个本质无限放大且更加明显了。话说回来,如果从生物这个大视角上看,也是很正常可以解释的,所有物种都有趋利性,才使得这个物种能够延续下去,这是写到基因中去的,谁都一样,谁都别说谁。